□记者欧阳蕾昵
本报讯十月下旬,沪郊田间大部分水稻进入成熟季。站在松江泖港镇茹塘村百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方前,只见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而动,远远望去,稻田播种均匀,成行成穴,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据悉,松江区作为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的“先行者”,2016年水稻精量穴直播面积猛增至13.2万亩,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86.2%。叶榭、新浜、洞泾、泖港、石湖荡等5个乡镇基本全面实现水稻机械化穴直播。
按照新制定的“上海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20年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要达到85%以上。”2016年,本市机械化种植率达到63.2%,除闵行、宝山、光明集团已率先基本实现种植机械化外,今年又有两个区的水稻机械化率超过了85%,其中嘉定区为88.03%,松江区为86.2%,其他区水稻机械化种植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础与保障。水稻作为本市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45万亩左右,2016年,本市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已达63.2%,比“十一五”末提高了26.8%。水稻生产综合机械水平预计可达89%。近年来,水稻机械穴直播越来越受到农户的欢迎,2016年全市共完成水稻机械穴直播37.08万亩,较2015年新增16.27万亩,增幅达78.2%,特别是青浦区新增幅度达121.5%,穴直播成为解决本市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
水稻机械穴直播获得成效,首先归功于产学研推用的机制联动。据了解,本市农机部门选择了以罗锡文院士为首的华南农大科研团队承担着机具性能改进与完善的任务;具有较好设计能力和加工制造水平的上海世达尔现代农机有限公司为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市、区二级推广人员负责机具的田间生产性试验;松江区的家庭农场则成为水稻机械穴直播应用单位。
各级的通力协作、互相联动,使水稻穴直播机械化技术由试验、逐步走向示范推广。上海地区水稻机械穴直播面积由2013年的1.7万亩迅速提高到2016年的37万亩。在原来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比如崇明由去年2个试验点50亩面积发展到今年10个试验点5844亩面积。2016年,本市共建立早、中、晚水稻常规和杂交品种机械穴直播高产示范方20个,使周边农户深切感受该项新技术的优势与特点。
松江区农委调研员范文弟介绍说,目前松江正在开展“三新水稻种植区域”(机器筑梗+机械平整埋茬+机械穴直播)的推进工作,并进行“小蜗眼+小穴距”的减量播种挖增产潜力的实验,常规稻的亩播种量控制在7—8斤,计划继续创出650公斤以上的单产。另外,宝山区引进了移动式全自动蒸汽喷淋式水稻种籽催芽机,通过18个粮食合作社使用反馈达到理想效果,彻底摆脱了传统人工催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