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屏幕上有一张清晰的崇明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拖拉机”符号,每一个“拖拉机”都代表一台农机,全区近1400台农机都能在地图上动态展示。一旦哪个乡镇的作业农机数量紧缺,马上就能从数量有盈余的乡镇进行动态调配。
农户到店里买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需要刷身份证,一刷之下,电脑屏幕上就能跳出该农户的地块位置、经营规模、种植类型等信息,后台也能迅速查到该农户的历史采购记录和废农药包装袋的回收记录等。如果购买频率异常、废农药包装袋有未回收记录,将直接影响农户享受的政策补贴。
稻田边的大树顶、路灯杆上装了监控摄像头,坐在屏幕前就能看到稻浪滚滚迎风摇曳。摄像头有智能化病虫害识别功能,如果发现稻叶颜色异常、得了纹枯病,经判定无误后马上就会有无人植保机从附近起飞,最新型的无人植保机每小时可作业100亩地,通过特殊的旋翼设置还能在机器下产生“风场”,让稻叶翻卷,确保雾化后的农药能“精准打击”到躲在稻叶背面的害虫……
这些画面看上去是不是“科幻感”十足?在崇明的广袤农田里,这些都是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的场景。数据动态更新的大屏幕、“指挥中心”,这些仿佛是科幻电影的“标配”,如今崇明的农业发展也有了这样一个“指挥中心”——崇明智慧农业大脑。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农业的一大不足,在于“不精准”,这容易带来很多问题。以上述三个场景为例,如果无法精准知道乡镇农机的作业数量和情况,农忙时节就会“旱的旱、涝的涝”,影响作业效率,延误作业时机;如果对农户的农药化肥补贴和农户的实际购买使用行为不挂钩,“不管你怎么用,先补贴给你再说”,难保不会有农户把农药化肥低价出售或直接丢弃浪费,影响环境;传统人力施肥打药用水量大,而且极耗人工,效果却不一定好。针对此类问题,“崇明智慧农业大脑”应运而生。
这个“农业大脑”的最大亮点,在于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科学管理、综合分析地理数据,以提供决策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是“农业大脑”能“指挥”全区农业的关键。为进一步摸清全区农业基础数据,实现农用地核查管理、涉农监管、农业产销管理等功能的融合应用,崇明区早在前年底就已开展GIS系统平台建设工作。
基于GIS的“农业大脑”,就像一个绿色农业的“数字沙盘”,在一张图、一块屏上就能直观、全面了解崇明农业的整体情况。“是稻田还是菜田?面积多少?在什么位置?种植户是谁?种植户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是否规范?这些信息都能储存在‘农业大脑’中,随时可调用。”崇明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这样的“精准农业”,有利于科学管理农业生产,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过多投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实现涉农资金的高效监管。
既然“农业大脑”这么“高大上”,发展农业只有“大脑”就够了吗?“大脑”只能接受和发送“信息”,本身并不能跑跳,不能吃喝,只有配合骨骼、肌肉等系统,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有了“农业大脑”之后,崇明也为这个“大脑”配上了“骨骼肌肉系统”:由1个服务总仓和16个农资门店组成的绿色农资产品供应网络。
走进崇明港沿绿色农资一站式服务展示门店,宽敞明亮的店内除了销售绿色农药外,还展示了各类生态肥料和无人植保机。门店里还装了一面硕大的显示屏,用来展示“农业大脑”。
门店负责人、上海霈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东告诉记者,崇明区去年启动绿色农资封闭式管控工作,管控体系包括政策保障、品种推荐、门店供应等环节,门店供应体系包括1个总仓和16个农资门店,总仓位于崇明岛中部,是全区绿色农资存储配送中心,16个农资门店分布在崇明的16个农业乡镇,负责开展绿色补贴农药的供销服务,所有门店实行信息化管理,实现绿色补贴农药“销售、配送、回收”一体化运营。“绿色农资门店和GIS、和‘农业大脑’连接起来,就能实现农资产品的一体化智能管控。”
记者了解到,今年,崇明智慧农业大脑还将开发蔬菜监管、绿色水产等子系统,实现对蔬菜和水产等的全程智能化管控。